很多人都搞不清古琴和古筝。名字只差一个字,长得又有点像,在很多电视剧里,角色弹着古琴,配的却是古筝的声音,这就更让人糊涂了。 其实,这两件乐器差别很大,无论是历史、样子,还是弹出来的感觉,都完全不同。
咱们先从年纪说起。古琴是乐器里的老前辈,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,传说中伏羲、神农那个时代就有了。 在古代,只要说“琴”,指的就是它。 比如“琴棋书画”里的“琴”,就是古琴。 古筝就年轻多了,大概在秦朝出现,所以也叫“秦筝”,到现在也就两千五百多年历史。
再看看它们长什么样。这是最直观的区别。
* 弦的数量和“码”:古琴是七根弦,所以也叫“七弦琴”。 它的弦下面是光滑的面板,没有支撑物。古筝的弦就多得多了,现代常见的有21根,而且每根弦下面都有一个叫“琴码”或“雁柱”的“人”字形小支架,用来撑起琴弦。 所以,一个快速分辨的方法就是看有没有“琴码”,有密密麻麻琴码的是古筝,没有的就是古琴。
* 大小和形状:古琴整体更小、更窄,长度通常在一米二左右,方便古代文人携带。 古筝就大得多,标准尺寸大概是一米六三,宽度也更宽。 从形状上看,古琴更扁平、线条简洁,而古筝的音箱更厚实,弧度也更大。
外观的不同,直接导致了它们声音和弹法的差异。
声音上,这是两者最核心的不同。有人总结说,古筝悦耳,古琴悦心。 这话说得很到位。
* 古筝:因为有琴码,又是用指甲或专门的拨片弹,声音非常明亮、华丽,音量也大。 它的声音像山间的流水,清脆悦耳,很有表现力,适合在舞台上演奏给别人听。
* 古琴:古琴是用指腹弹奏,声音小而沉厚,特别古朴、幽静。 它的声音是有内涵的,讲究余韵,是弹给自己听的,更适合在安静的地方一个人慢慢品味,追求的是一种内心的平静和“天人合一”的境界。
弹奏方式上,差别也很大。
* 古筝:弹古筝时,右手主要负责拨弦,弹出旋律,左手则在琴码左侧通过按、滑、揉、颤等方式来改变音高、增加韵味。 演奏起来动作幅度比较大,看起来很潇洒。
* 古琴:弹古琴讲究左右手的配合。 右手负责拨弦,有勾、剔、抹、挑等指法。左手更复杂,不仅要按弦,还要在光滑的琴面上通过“吟、猱、绰、注”等手法滑动,来制造出非常细腻的音色变化。 因为没有琴码,一个音准不准,全靠左手手指按在正确的“徽位”上,这对演奏者的要求非常高。
文化意义上,它们的地位也完全不同。
古琴在古代是文人雅士的专属,是修身养性的工具,地位极高。 孔子、嵇康这些历史名人都是弹琴高手。 弹琴之前甚至有讲究,比如心不静不弹、衣冠不整不弹,代表的是一种精英文化和哲学思考。 伯牙子期的“高山流水遇知音”,诸葛亮“空城计”抚琴退敌,这些典故说的主角都是古琴。 1977年,美国“旅行者号”探测器带了一张收录地球声音的金唱片去外太空,里面就有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《流水》。
古筝则更贴近大众和民间,是“能食人间烟火”的乐器。 它的音乐风格更活泼、更多样,无论是宫廷宴会还是民间娱乐,都能看到它的身影。 演奏者的身份也更多元,有乐伎、有普通百姓。
总结一下,要快速区分古琴和古筝,记住几个关键点就行:
1. 看琴码:有柱子的是筝,没柱子的是琴。
2. 数琴弦:弦多(21根)的是筝,弦少(7根)的是琴。
3. 听声音:声音大、亮、华丽的是筝;声音小、沉、古朴的是琴。
4. 看气质:弹给别人听,追求表演效果的多是筝;弹给自己听,追求内心平静的多是琴。
虽然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乐器,但没有高下之分,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。 古筝像牡丹,华丽奔放;古琴如幽兰,静谧深远。 了解它们的区别,下次再听到或看到,就能真正欣赏到各自独特的美了。

技能提升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