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聊到工程管理,第一个问题就是,这专业到底是算工学还是管理学?
这问题确实不好回答,因为它既是工学,也是管理学。 这不是在玩文字游戏,而是这个专业最核心的特点:交叉性。 简单说,工程管理就是把管理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工程实践里去。 你既要懂工程技术,又要会管理。
从学校的院系设置和学位授予就能看出来。
不少大学把工程管理专业设在土木工程学院或者建筑学院下面,毕业了发工学学士学位。但也有很多学校把它放在管理学院或经济管理学院,那毕业拿的就是管理学学士学位。 还有的学校更有意思,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选择和论文方向,决定最后拿工学还是管理学学位。这充分说明了,就连学术界对它的归属分类都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答案。
为什么会这样?我们得从这个专业到底学什么说起。
懂技术是基础,不懂技术管不好工程。
我大学学的就是工程管理,当时我们的课程表一半是工科的硬核知识,一半是管理学的理论方法。
工科这边,我们得学工程力学、房屋建筑学、工程结构、建筑施工等等,这些都是土木工程的核心课程。上课的老师经常说:“你们别以为自己是学管理的,就可以不懂技术。一个项目经理,如果连图纸都看不懂,施工方案的好坏都判断不了,那你怎么去管现场?工人问你个技术问题你都答不上来,谁会服你?”
这话一点不假。我刚毕业去一个建筑工地实习,职位是施工员。有一次,一个钢筋工长拿着图纸来问我,说这里有几根梁的尺寸和图纸对不上,问我怎么办。我当时看着图纸上的各种符号和线条,脑子一片空白,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。最后还是项目总工过来,几句话就把问题解决了。
那件事对我触动很大。从那以后,我白天就在现场跟着师傅们学,看他们怎么绑钢筋、怎么支模板,晚上就回去抱着图纸和规范啃。慢慢地,我才真正把学校里学的那些“死”知识和现场的“活”实践对上号。
没有这些工程技术知识打底,所谓的“管理”就是空中楼阁。 你根本无法对项目的进度、质量、成本和安全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控制。比如,你要编制施工进度计划,就必须知道每个工序需要多长时间,哪些工序可以同时进行,哪些必须先后进行。这些都需要你对施工技术有深入的了解。
再比如成本控制,材料费是工程成本的大头。你要是不知道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能、价格和市场行情,不了解不同施工方案对材料消耗的影响,那做出来的成本预算肯定是一塌糊涂。
所以说,从这个角度看,工程管理首先必须是“工学”。它牢牢地扎根在工程技术这片土壤里。
但是,只会技术,你只能当个工程师。
一个工程项目,少则几十人,多则成百上千人参与,涉及的单位、专业和环节非常多。 想要把这么多人和事有效地组织起来,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,光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。
这就是“管理学”发挥作用的地方。
我们的课程表里,另一半就是管理学、经济学和法学相关的内容。 比如:
- 管理学原理与组织行为学: 教你怎么设计组织架构,怎么激励团队,怎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领导。
- 工程经济学: 教你怎么做项目投资决策,进行成本效益分析,评估项目的财务可行性。
- 工程合同管理与法规: 教你如何规避合同风险,处理工程索赔和纠纷。
- 项目管理: 这是核心课程,教你项目管理的整个知识体系,包括范围、时间、成本、质量、人力资源、沟通、风险、采购和整合管理。
这些知识和技术知识同样重要。我后来从施工员转去做项目管理,对此体会更深。
做一个项目经理,大部分时间都不是在处理纯粹的技术问题,而是在跟人打交道,在做决策。今天跟业主开会沟通需求变更,明天协调分包商解决施工冲突,后天还要向公司领导汇报项目进展和财务状况。
我记得有一次,我们项目因为一个关键设备供应商延期交货,整个项目的进度都可能受到影响。技术团队提出的方案是更换供应商,但这会带来更高的采购成本和新的技术磨合风险。当时我压力很大,开了好几个协调会。我运用在“项目风险管理”课上学到的方法,首先组织团队识别和评估了所有潜在的风险,包括进度进一步延误的风险、成本超支的风险以及更换供应商后设备不兼容的风险。
然后,我没有立刻做决定,而是带着团队分别和原供应商、备选供应商以及业主进行了多轮沟通。针对原供应商,我们施加合同压力,同时探讨有没有可能分批交货,先把最紧急的部分送来。针对备选供应商,我们快速完成了技术和商务谈判,把它作为最终的备用方案。针对业主,我们及时通报了风险,并提出了几种应对方案及其可能的影响,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。
最后,通过多方协调,原供应商同意优先生产我们的设备,只比原计划晚了两周,我们也通过调整内部施工顺序,把这两周的影响降到了最低,避免了更大的损失。
这次经历让我明白,管理,尤其是工程管理,本质上是一种资源整合和协调决策的能力。 你要像一个乐队指挥,让懂不同乐器的乐手们(工程师、技术员、分包商)协同演奏,最终呈现一曲和谐的乐章(一个成功的项目)。这种能力,是纯粹的工科教育很难给予的。
所以,工程管理是工学和管理学深度融合的交叉学科。
纠结于它到底姓“工”还是姓“管”意义不大,关键在于理解它“交叉”的本质。 它培养的是“T”型人才:那一“横”代表广阔的管理学、经济学、法学知识面,那一“竖”则代表深入的工程技术背景。
这种交叉性也决定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面非常广。毕业生既可以去建筑施工单位、房地产开发公司、工程咨询公司从事项目管理、造价咨询、工程监理等工作,也能在金融机构、政府部门找到与工程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职位。
总的来说,工程管理这门学科,始于工程,精于管理。它要求你既能深入现场解决技术难题,又能跳出细节进行宏观把控。它既不是纯粹的工学,也不是脱离实际的纯管理学,而是两者的结合体,它的价值正在于此。

技能提升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