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我们一直在努力

family的复数是什么

问答中心分类: 其他family的复数是什么
1 回复
0
墨韵居 回复于 2025-08-11 之前

family的复数是 families

但故事如果只到这里,那这篇文章恐怕连三百字都撑不到,而且也太小瞧英文这门语言的‘弹性’和‘狡猾’了。这个看似简单到能在小学英语课堂上一笔带过的问题,背后其实藏着一片关于“单位”和“个体”、“整体”与“部分”的语义小宇宙。

咱们先从最直观的用法说起。

什么时候用 families?答案是:当你真的在数“家庭”这个单位的时候。想象一个社区举办的夏日烧烤派对,草坪上铺着五颜六色的野餐垫。这边是王家,爸爸在笨拙地翻着烤肠,妈妈在给孩子抹防晒霜;那边是李家,带着他们家那只永远在追自己尾巴的金毛;远处还有刚搬来的、说着我们听不太懂的语言的史密斯一家。这时候,组织者拿着大喇叭喊:“感谢所有到场的家庭(Thank all the families who came today)!”

看,这里的 families 指的是一个个独立的、界限分明的家庭单元。王家是一个family,李家是另一个family,史密斯家也是。加起来,就是三个 families。简单粗暴。直截了当。学校开家长会,老师会对台下的家长们说:“感谢各位家庭的支持(We thank all the families for their support)。” 这里的逻辑是一样的,每一个学生背后,都代表着一个独立的 family

所以,如果你脑子里想的是一幅“全家福”的照片,并且你想说“这里有三张不同的全家福”,那你说的就是“three photos of three different families”。这个用法,逻辑清晰,童叟无欺,基本上不会出错。


好了,现在让我们把镜头从广角拉到微距,进入那个更有趣、也更容易让人犯迷糊的灰色地带。

那就是,当 family 作为“集合名词”(Collective Noun)的时候。

这时候,family 指的不再是那个作为一个整体的“家庭单位”,而是这个单位内部的那些活生生、有思想、会吵架、会抢电视遥控器的成员们

这就引出了一个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经常battle的经典场景。

在美国,人们更倾向于将 family 视作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。所以他们会说:“My family is coming for Christmas.” (我的家人要来过圣诞节了。) 这里的 family 是一个单数概念,后面跟的动词是 is。这很符合我们中文的思维习惯:“我们要来了”,主语是“家”,一个整体。

但如果你到了英国,你很可能会听到这样的说法:“My family are all watching the football match.” (我的家人都在看足球比赛。) 啥?family 后面跟了 are?没错!在英式英语里,当说话的人脑子里想的是家庭成员们各自的行动——爸爸在沙发上大吼,妈妈在织毛衣顺便瞟几眼,弟弟在玩手机假装在看——他们就会把 family 当作复数来处理,因为它强调的是复数的“成员们”(members)。

这个小小的区别,简直是语言背后思维方式的绝佳体现。美式英语的 “My family is…” 像是一张温馨的全家福,所有人都紧紧挨在一起,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unit。而英式英语的 “My family are…” 则更像是一部家庭情景喜剧的开场,镜头摇过家里的每一个角落,捕捉到每个成员不同的状态和表情,他们是独立的individuals,只是恰好共享一个屋檐。是不是很有画面感?🤔

所以,问题的核心就浮现了:你到底想强调什么?

如果你想说“我们家是一个紧密的整体”,那就用“My family is…”。
如果你想强调“我们家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行动”,那你就可以俏皮地用“My family are…”(尤其当你想在英国朋友面前秀一下地道用法的时候😉)。


聊到这儿,我们其实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语法对错,进入了语言表达的“风味”层面。但关于 family 这个词的奇幻漂流,还远没有结束。

现代社会,family 的边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,越来越有弹性。这个词仿佛在做着语义上的瑜伽,不断拉伸着自己的边界,去拥抱更多元的连接形式。

想想“饭圈女孩”们会说:“我们家族family)是最棒的!” 这里的 family,指的是因为共同热爱某个偶像而聚集起来的粉丝群体。他们没有血缘关系,甚至可能从未谋面,但那种同仇敌忾、一致对外的凝聚力,让他们感觉自己是“一家人”。

再想想那些在创业公司里一起熬夜、吃外卖、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同事们。当项目成功时,CEO可能会激动地发一封全员邮件,标题就是:“To My Work Family”。这里的 family,是一种基于共同战斗情谊的隐喻,它代表着信任、支持和归属感。

还有所谓的“Chosen Family”(选择的家庭)。对于一些人来说,由于种种原因,他们与原生家庭关系疏远,但却在一群朋友身上找到了慰藉和依靠。这群朋友,就是他们的 family。他们一起过节,一起分担房租,一起在对方失恋时递上纸巾和冰淇淋。这时候,如果这群朋友里有两拨人,比如你和你室友们是一家,你楼下的那群酷儿朋友们是另一家,你们两拨人约好了一起去参加骄傲月游行,那你就可以说:“Our two families are going to the parade together.” 看,families 这个复数形式,在这里被赋予了全新的、充满现代气息的生命力。它不再仅仅指代基于血缘或婚姻的传统家庭,而是泛指任何让你感到安全、被爱、可以做自己的亲密社群。👨‍👩‍👧‍👦❤️

所以,你看到了吗?

从一个简单的“y变i加es”的语法规则,我们一路聊到了英美英语的文化差异,再到现代社会对“家庭”这个概念的解构与重塑。

Family 这个词,它的复数可以是语法层面上的 families,也可以是概念层面上的“成员们”(所以动词用are),更可以是文化与情感层面上的无数种可能性。

下次当你再思考“family的复数是什么”时,或许可以多问自己一个问题:

我所说的“family”,究竟是指什么?

是指那一个个需要被计数的、有着清晰边界的传统家庭单位吗?(那么,用 families
是指我家里那些可爱的、正在各自忙活的成员们吗?(那么,动词可以用 are
还是指那个超越了血缘、由爱与选择构建起来的、给予我力量和归属感的温暖社群?(那么,无论是单数的 family 还是复数的 families,它都承载了沉甸甸的情感重量)

语言的美妙之处就在于此。它不是僵硬的公式,而是一个活的、呼吸的有机体。它反映着我们的生活,也塑造着我们的认知。一个简单的复数问题,竟然能牵扯出我们如何定义“我们是谁”以及“我们与谁同行”的终极思考。

这可比单纯记住一个语法点,要有趣得多了,不是吗?😉

 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