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我们一直在努力

AI大模型是什么?跟我们普通人有啥关系?

AI大模型说白了就是一个被数据喂出来的“超级大脑”。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看过全世界图书馆所有书的学生,而且是那种过目不忘、还能举一反三的天才。这个“学生”不只是记住了知识,还学会了怎么用这些知识来回答问题、写东西、甚至画画和写代码。 它的“大脑”由海量的参数构成,参数越多,就越聪明,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也越强。 科学家们用海量的数据去训练它,这个过程有点像填鸭式教育,但效果出奇的好。

你可能觉得这东西离我们很远,其实它已经悄悄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。 你在购物网站上看到的商品推荐、手机里那个越来越聪明的语音助手,背后可能都有大模型的影子。当你用翻译软件看国外新闻时,让翻译结果更自然、更像人话的,也是它。甚至一些新闻稿件、小说、诗歌,现在都可以由AI自动生成。 这些应用方便了我们的生活,提高了效率。

那我们普通人具体能用它来做什么呢?用处其实很多。

1. 把它当成一个全能助理

你可以让它帮你写邮件、写工作总结、写演讲稿。 只要把你的要求告诉它,比如“帮我写一封催促客户付款的邮件,语气要客气但坚定”,它就能给你生成一个不错的草稿。你甚至可以把一篇很长的报告扔给它,让它在几秒钟内总结出核心要点。

具体怎么做?很简单:

先找到一个AI工具:现在有很多免费的AI对话工具,比如腾讯元宝、百度文心一言、智谱清言等。

然后直接跟它说话: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,输入你的问题或要求。

接着不断追问:如果第一次的答案不满意,可以继续提要求,比如“再写得简洁一点”或者“换成更口语化的风格”。

2. 把它当成一个创意伙伴

想给自己的小店想个广告语?或者需要为孩子的生日派对策划一个主题?这些都可以交给AI。它可以帮你进行头脑风暴,提供各种点子。比如你可以问它:“我想开一个宠物咖啡馆,帮我想几个有创意的名字。”它会立刻给你一堆选择。

它还能帮你生成图片。 你只需要用文字描述你想要的画面,比如“一只穿着宇航服的猫在月球上喝咖啡”,它就能把这个画面画出来。 这种功能在设计海报、制作PPT插图或者只是为了好玩时,都很有用。

3. 把它当成一个私人老师

学习新知识的时候,可以让AI给你解释复杂的概念。比如直接问它“用初中生能听懂的话解释一下什么是黑洞”。它会用简单的语言和比喻来回答你。 学习外语的时候,可以让它陪你练习口语对话,随时随地,而且还不收费。

当然,AI大模型不是完美的。它给出的信息有时可能会出错,因为它本质上是根据已有数据进行预测和生成,而不是真的理解这个世界。 所以,对于一些重要的事实性信息,最好还是多方核实一下。把它当成一个提高效率的工具,而不是一个绝对正确的专家。

很多人担心AI会抢走我们的工作。 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。一些重复性的、依赖固定流程的工作,比如数据录入、客服等,确实面临被替代的风险。 高盛的一份报告甚至预测,生成式AI可能会影响全球3亿个全职工作岗位。 但是,技术的进步通常都是这样,一些旧的岗位会消失,同时也会创造出新的岗位。

比如,现在就出现了一些新的工作机会,像是“AI提示工程师”,专门研究如何向AI提出更精确的问题,以便获得更好的答案。未来,人类的工作可能会更多地转向需要创造力、复杂决策和情感沟通的领域,而把那些重复性的任务交给AI去完成。 我们需要做的,不是害怕被替代,而是学习如何与AI合作,把它当成一个工具来增强自己的能力。

未来,AI大模型会变得更加普及。它们可能会被集成到我们使用的各种软件和设备中,比如你的手机、汽车甚至家电里。 到时候,你可能都不需要主动去发出指令,你的AI助手会根据你的习惯和当前的情境,主动为你提供帮助。 比如,它知道你每天下班的时间,会自动帮你规划好回家的最快路线,并打开家里的空调。

这种人与AI共生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。 我们会逐渐习惯于有AI参与的生活和工作,就像我们现在离不开智能手机一样。 这中间当然也会带来一些挑战,比如数据隐私、信息真假难辨等问题。 但总的来说,这项技术正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。对我们普通人来说,关键是保持开放的心态,去了解它、使用它,并思考如何利用它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好。

赞(0)
分享到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